钟山清风
雨花石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雨花石 > 本市媒体
纪检“老兵”战“疫”记
来源:南京日报   更新时间:2020-02-20  

  建邺区南湖片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全国最大的知青返城居民区,人口密度大、外来人员多、物业力量薄弱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这里就成为建邺区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。疫情防控期间,建邺区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副组长谢绍水主动报名参战,被区纪委监委派往南湖片区,支援社区防疫工作。这位曾被评为江苏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的纪检“老兵”,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社区防控工作岗位上。

  2月5日,谢绍水早早来到南京市建邺区南湖片区长虹路社区。虽然通知7:00到岗,早上下着小雨,天气湿冷,但谢绍水还是提前一小时来到长虹路社区。这是老谢多年来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养成的习惯,用他的话说,“时间留点提前量,工作起来更从容。”

  刚一下车,就看到社区陈主任和社工小夏在商量着什么。“陈主任,今天有什么任务,您安排?”老谢像往常一样向社区主任询问当天任务分工。看着面带难色的社工小夏,老谢一打听,原来是业主李大爷居家观察,但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放在郊区的另一个住处了,2天没有注射胰岛素,现在血糖指标已经不正常了。社区陈主任安排小夏帮李大爷去取,可是刚过6点钟,地铁还没通,而且小夏在疫情防控点值了夜班,已经非常疲劳。听说这一情况,老谢主动表示,“那个小区我熟悉,你们留守,我有车,我去取。”

  当老谢拿着李大爷另一个住处的钥匙下楼时,社工小夏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“谢组长,还要麻烦您跑一趟,真是不好意思!”老谢推了推口罩道:“我来社区既是来监督检查你们疫情防控工作的,也是来和你们并肩战斗的,我去也是应该的。”说完,老谢就开车驶进了雨幕里。

  天色还是灰蒙蒙的,老谢来到李大爷的另一个住处,很快找到了胰岛素。没有丝毫停留,老谢立即返回,第一时间将胰岛素送到了李大爷的手中。此时,手机预置8点整的闹铃声“嘀嘀嘀”响起来了,老谢才记起自己也该吃降压药了。

  整整一个上午,老谢和社区主任对南湖片区8个居民小区42幢居民楼126个单元进行了“点名式”检查,对居家观察人员逐户进行了走访,督查社区防控措施落实及居家生活保障情况,看到社区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开展,社区干部对居家观察人员情况“一口清”,老谢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下。靠在物业的椅背上,老谢想起上午在路上挂断了母亲的电话,该给远在陕西的老母亲回个视频电话聊聊天了。接通电话,母亲没有一句怨言:“你瘦了黑了,要照顾好自己啊!”听着母亲的叮咛,老谢哽咽了:“妈,等疫情防控结束,回家我带您逛庙会,这次儿子一定做到。”工作36年来,老谢已记不清因为工作食言了多少次对亲人的许诺。疫情形势严峻,全区紧急开展疫情防控命令一下,老谢便主动请缨到一线战“疫”,原本计划好回乡探亲的春节假期也按下了暂停键。

  老谢刚匆匆吃过盒饭,跨进小区西门,一名网格员低头站到老谢面前,被雨水打湿了的头发黏在她冻得红彤彤的脸上。“小庞,怎么了?”小庞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社工,她略感委屈地说道:“一个业主居家观察,女业主让我去给她买一个指定牌子的奶茶,可这个时期根本买不到那个牌子的奶茶,在征求她意见后我从超市买了一杯速溶咖啡,女业主喝了又说不是她喜欢的味道,说要打12345投诉我。”听完小庞的一番诉说,老谢安慰她道:“居民的诉求,虽然特殊时期客观上难以完成,但是你动了脑子、想了办法,并征求了她的意见,这就很好。当然,因为居家观察时间长,业主有些情绪波动,这是可以理解的,我们要尽量想办法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工作。”

  老谢叮嘱旁边的社区主任:“社区这群年轻的党员社工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,挨家挨户宣传防控措施,加班加点排查疫情,保障居家观察人员的正常生活,我们不能因为居民投诉,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,我去跟业主解释!”

 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转业老兵,老谢深知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每一个党员都是一面战斗的旗帜”,要让这些年轻的“旗帜”“轻装”飘扬。转瞬间,老谢的身影又消失在小巷深处,向业主家走去,此时时针已指向了下午6点。这就是一名战斗在防控一线纪检监察干部的12小时。

  南报融媒体记者 毛庆

  通讯员 刘新
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钟山清风